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家鄉]墨林村--殷厝

菁寮里之東,就是「墨林里」,日治時期為「菁寮第一保」。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本地曾是後壁區的發展中心,當時的「菜店」、戲院、販仔間、農會及飲食店林立,街道景況熱鬧。戰後因「菁寮」名稱已被鄰村先使用,當時的村長阮謙便另取「墨林」為村名,有「墨客林立」的意思,期許本地人才輩出,現有住戶約300戶,以殷、黃、莊為大姓。
聚落的前世今生.........
(一) 鄭氏時期-莽原變稻田
  過去的嘉南平原是平埔族漁獵的場域,在漢人來了以後帶來了水利技術,使稻米產量增加,得以養活更多人口,被稱為台灣農業使上第一次革命,使莽原變成綠油油的稻田。到了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在台灣實施屯田制度後,才較有組織性與規模性的移墾,當時墾成的土地稱為營盤田。   
(二) 清領時期-聚落型成,染織業為主要經濟來源
  清領時期,台灣社會高度仰賴貿易,因此早期漢人移民大多以具航運之便的港口為發展核心。乾隆中葉以後,渡台禁令逐漸放寬,漢人渡台人數急遽增加,且為了開闢內陸更廣大的土地資源,常糾眾溯河而上,在臨近溪流、可鑿井取水處建造集村村落,這便是菁寮聚落的形成背景,迄今村內仍保存先民拓墾時留下來的多座古井。菁寮聚落因種植染料作物「青仔」而形成,當時八掌溪畔菁樹叢生,居民聚集於此搭建草寮以染織業營生。此外,蔗作也是當時的重要產業,「後廍」即因設有取蔗製糖的糖廍而得名。   
(三) 日治時期-水利興修,造就菁寮富庶繁榮
  水利興築,後壁區米倉地位更確立日治初期,日本本土正值戰事及殖民地擴張,糧食需求殷切,為解決糧源問題,修建了烏山頭水庫,以及嘉南大圳使得農業興旺菁寮更躍升為後壁地區行政與商業中心此時,原本熱鬧的「下茄苳街」趨於沒落,後壁地區的發展中心移轉至菁寮。菁寮務農的人口激增,日常用品需求量隨之增加,許多販售農具、生活用品的店舖,相繼在交通要道兩旁設立,而過往的流動型式攤販也逐漸演變成定期市集,聚集成熱鬧繁華的菁寮北勢街,生活物品百貨、餅舖、戲院、「菜店」、家具、漢藥房、販仔間、木桶店、打鐵店、牛車店、五錢店林立,是後壁地區最大市集。
「販仔間」的出現,所謂販仔間,就是基層小生意人歇宿的便宜旅社,據耆老描述,住宿者主要為補雨傘、補鼎(鍋)、修皮鞋、賣陶瓷碗、賣什貨(胭脂粉末)、算命仙仔、賣膏藥的江湖術士及閹豬等販仔為主,也有部份是短暫停留的訪客;每間通舖面積平均約1坪至3坪之間,僅能滿足個人基本住宿需求。通常在人口聚集的街鎮,就有販仔間存在,例如台南市的善化、麻豆、鹽水及白河等地都曾現過販仔間,由此可以想像當時菁寮的商業中心地位。   
(四) 戰後時期-由盛況轉為沒落
  戰後嫁妝街仍盛況不斷各種商店林立,那時的農村尚有一項重要副業──藺草編織,產品內容包含購物袋、草席與書包等,對於農家收入不無小補,但後來又因塑膠材料的出現而被取代。另外,北勢街與南82線道路兩側店家所形成的十字街型商圈,因傳統婚嫁禮俗所需採買的物品皆可在此一次買足,在地方上遂博得「嫁妝街」的美稱。1955年,菁寮聖十字架堂天主教會成立,委託德國建築師波姆(Gottfried Bohm)設計教堂建築,於1960年完工。這座以稻草堆為設計意象、矗立於稻浪中的教堂,成為著名新地標。   
(五) 工業興起,農村沒落
  至1970年代末,菁寮的發展開始起了大變化。在「以農業培養工業」、「創造外匯」的發展政策掛帥下,農村人力被吸納到都市裡的工廠投入工業生產。當時的後壁鄉因地力等則較高,在農政單位刻意保護下,工業不興,於是在就業不易的情況下,青壯人口持續外移。
另一方面,因新營、嘉義等外環新興城鎮崛起,自日治時期就興盛的販仔間、「菜店」、戲院等,因為遠離了人潮而相繼歇業。
後來建國戲院遭拆除,改建成德馨宮東側的停車場,這家原本可容納400人的戲院,是菁寮繁華時代的見證者,這一刻在歷史的舞台上謝幕,不再娛樂大眾,彷彿也同時宣告著,菁寮跨越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的黃金50年(約1920~1970年代)正式結束。   
(六) 聚落再生
  社造運動,開啟新契機1980年代以後,台灣因過度發展經濟,不僅犧牲了環境生態,更造成嚴重的城鄉發展不均,「米比水便宜,做田足不值」,「農村」變成弱勢的代名詞,農業人口老化更是不得不面對的事實,這也是在1990年代中期以後政府部門啟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時的社會背景。1998年,菁寮地區在墨林村長殷獻政帶領下推動了一系列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包括恢復藺草編織、藍染技藝、營造親水公園及成立農村文物館等,保存農村生活集體記憶,凝聚新的地方認同。   
■「無米樂故鄉」新時代 
邁入21世紀,台灣農業面臨全球化挑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農產品開放進口,對於已屬經濟弱勢的農村,形勢更加不利,此時「地方文化產業」又逐漸成為振興農村地區的重要策略與手段。近年來,菁寮也嘗試以「嫁妝文化節」、「稻草藝術節」等較大型的節慶活動來行銷地方產業特色。此處之傳統農村聚落景觀保存相當完整,古厝、老街、教堂、碾米廠等建築與設施經常成為電影、電視劇拍片取景的對象,迄今至少超過30部以上的影片在此取景。
2004年由公共電視籌拍、發行,探討台灣農村面臨WTO衝擊的紀錄片《無米樂》上映後一路竄紅,紀錄片背景──菁寮,跟著紅了起來;而2006年主角崑濱伯榮獲「全國冠軍米」頭銜後,更使菁寮成為遊客最愛造訪的農村。
   
■展望農村新未來
 
《無米樂》效應除帶動地方旅遊產業,亦吸引在都市的菁寮子弟陸續返鄉投入營造工作,除了導覽解說服務及搭牛車、吃割稻飯等體驗活動外,社區居民還「舊瓶裝新酒」,以創意與巧思將傳統的茄芷袋、打包袋及藺草編織技藝,融入時代感,成為深受遊客喜愛的社區工藝品。

《無米樂》出現以前,菁寮猶只是廣大嘉南平原上眾多傳統農村聚落的其中之一,紀錄片讓它在沉寂許久後重新登上舞台,但這股傳奇光環能持續多久則無人能料。聚落是否能因此蛻變,仍需回歸基本面來深思:「卸下《無米樂》光環後,農村的魅力在哪?如何持續吸引遊客造訪?⋯」

老聚落,新創意,我們可以想像,如果街道兩側的老店家,轉型成「手作創意市集」;或古早嫁妝街再現,以文化創意產業方式經營出客製化別緻婚禮;又如修復老建築群,成為拍片的重鎮;或是持續鴨間稻有機稻作,形塑富麗新農村體驗樂園;抑或是發揚「販仔間」與驛站文化,成為時髦單車客在懷舊古官道上停駐的美麗驛站⋯⋯等等。菁寮擁有豐富且寶貴的有形、無形文化資產,聚落的下一個黃金盛世,實有賴所有居民共同來創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